微生物蛋白粉适合动物蛋白,水产饲料添加。牛、羊、鸡、鸭、猪、饲料
技术指标:
粗蛋白:≥170%
灰分≤1%
新鲜度≤100
生产蛋白饲料的关键是筛选和培养具有优良特性的菌种,理想的微生物菌种应具备下列条件:
(1)安全性好,活性强;
(2)能够利用多糖的混合物;
(3)能较好地同化基质碳源和无机氮源;
(4)能够深入到物料中,也能穿入基质细胞内;
(5)生长迅速,抗杂菌能力强,染菌概率小;
(6)可以在含水量低的基质中生长;
(7)能够耐受高浓度的营养盐;
(8)菌体本身蛋白质含量较高。通常采用的菌种为真菌、酵母菌和霉菌,如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米曲霉、黑曲霉、白地霉等。
现代微生物发酵多为纯种发酵,即用纯的单一菌落进行发酵,但是,在长期的实验和生产实践中,人们不断的发现许多重要生化过程是单株微生物不能完成或只能微弱地进行的,依靠两种或多种微生物共同培养来完成,即混合发酵。合的多种菌种,增加了发酵中许多基因的功能,通过不同代谢能力的组合,完成单个菌种难以完成的复杂代谢作用。如霉菌和酵母菌的混合培养,霉菌可分解纤维素和淀粉,而酵母菌主要利用糖原,菌群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对底物的利用效率及产品的蛋白质含量和营养功能,达到了更好的发酵效果。
微生物菌体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按其干重计算,细菌一般为40%~80%,酵母菌为40%~60%,霉菌为15%~50%,藻类为60%~70%。微生物蛋白所含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量略大豆蛋白质,另外,含有维生素以及胡萝卜素、麦角固醇等,因此是一种理想的蛋白质资源。
微生物易于变异,可通过各种物理、化学方法进行诱变,或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对单细胞蛋白菌种进行遗传性状的改变,从而较易获得高产的突变株。
我国饲用蛋白质资源匮乏以及非粮蛋白质资源利用率偏低,制约了畜牧业现代化进程,主要蛋白质饲料原料豆粕等长期依赖进口,成为制约我国饲料工业和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随着我国蛋白饲料原料进口量的不断提高,蛋白饲料原料创新保障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成为养殖业重要挑战,寻找和开发新的蛋白质资源成为饲料工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且伴随着饲料行业的迅速发展,饲料也逐渐向低药、低残留的趋势发展,生物发酵蛋白饲料的发展呈现一片生机,微生物发酵蛋白饲料能够使饲料中的大分子物质和营养物质分解转化为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小分子物质、小肽等,可溶性蛋白的增加,增加了蛋白的消化利用率,有效降解抗营养因子,提高了蛋白饲料的营养水平和利用效率,也间接增加了蛋白供给,缓解了蛋白饲料原料的供应不足,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随着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日益重视,无抗、禁抗养殖推广,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生物工程日益发展,微生物发酵蛋白饲料具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微生物发酵蛋白饲料具有了多种功能,既可降低饲料成本、养殖成本,又可调节动物肠道菌群平衡,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和增强机体力。
玉米蛋白粉是以玉米为原料,经脱胚、粉碎、去渣、提取淀粉后的黄浆水,再经浓缩和干燥制成的富含蛋白质的产品,也就是生产玉米淀粉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
玉米蛋白粉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其有效能值和粗蛋白较高,有的玉米蛋白粉粗蛋白高达70%。蛋白质组成为68%的玉米醇溶蛋白,27%的谷蛋白和小部分的球蛋白(约为1.2%)。富含丰富的氨基酸,玉米蛋白粉微量元素中铁含量较高,维生素中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富含色素。
植物蛋白来源广泛、供应稳定,价格远远低于动物蛋白和鱼粉,是良好鱼粉替代物。但由于其中抗营养因子的存在和氨基酸不平衡等因素,使得养殖对象的生理功能、肉质组分及生长率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
山西微生物蛋白粉价格微生物蛋白粉饲料添加剂
更新时间:2024-11-26 08:13:24